第212章_红楼:我是贾琏
笔趣阁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212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2章

  贾雨村被“请”到吏部的时候,本以为只是随意的走个流程,安排个缺的事情,口袋里装了一叠银票,预备随时打点上下,免得受小人物的使绊子。

  带路的小吏接了碎银子,脸上越发的热情,原本这是单纯客套和礼数,说的也是官面话,这会嘴里有点真话了:“大人真是好手段,如今最热门的缺落下了。”

  贾雨村听着有点晕乎,啥情况这是?不过是请家政帮忙问一问的事情,贾政是能耐,还能厉害到这个程度?贾雨村很快就清醒了,这哪里是贾政的能耐,这是那位小公爷啊。

  在京蹉跎一年,总算是有个善果,心里得知道,谁是恩主。

  办手续走流程,一路可谓畅通无阻,沿途遇见的一些待缺的官儿,看着贾雨村眼珠子都是红的。真嫉妒啊,郧阳府啊,一张白纸好作画的肥缺。

  拿到手续,贾雨村正欲离开时,却被人叫住,领到梁道远的办公室。

  “不料区区不才,竟得阁老看重,雨村叩首。”这個职位没有梁道远,那肯定是拿不来的。别管你谁是靠山,这是县官不如现管的硬道理,更别说是一位阁老,礼数上必须隆重。

  梁道远倒是不喜不悲的,这事情跟他真没啥关系,这是他猜测皇帝的心思,选了一个人送上去。不早点定下来真不行,烦都要烦死了,家里每天那么多人送礼,收的他头皮发麻。有些得罪不起的人,礼物还不敢收,让管家退回去了。

  至于其他走门路的官员嘛,收了就收了,以后有机会适当照顾即可。

  “别,本相可担不起。”梁道远摆明态度,你跟勋贵混的,我们不是一路人。

  贾雨村发愣的时候,梁道远直接说明情况:“人,是本相挑的不假,但这是陛下的意思。本相不过是顺水推舟,当不得如此大礼。”

  对上了,一切都对上了,贾雨村心头转念,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感恩的表情道:“阁老自谦之语,下官不敢怠慢。礼不可废!”

  已经基本完成进化的贾雨村,丝毫不敢有怠慢之处,依旧上了个大礼,这才作罢。

  梁道远不愿意在他身上花太多心思,叫来的意思,无非就是给贾琏买个好。别看那小子尚未及冠,却是陛下跟前炙手可热的宠臣,将来想要再进一步,仗着年龄熬死孔照,那也得防着一点那小子私底下说坏话。

  唉,当初都传是过渡内阁,没想到居然坐稳了。

  最新消息,韩宗羞于见陛下,坐船东去扬州时投了江,捞起来人已经没救了。

  这本是一个内定的阁臣啊,首辅的苗子,就这么没了。

  本以为,孙化贞南下两江,刷一波资历,回来就能再进一步,没曾想这厮竟是个头铁的。逼的两江上下的官绅们合伙反对他,如今闹的沸沸腾腾,他是没啥机会做首辅了。

  唯一强力对手李清,最近倒是没啥动静,他也缺一任总督的资历,短期内没机会做首辅了。剩下就是张廷恩了,这位也是个为做事情不要命的,他的情况好一点,但资历差太多。没个十年,没机会的。除非陛下不讲原则了。

  梁道远想到的李清,此刻正在面君,承辉帝揉着眉心道:“李卿,有没有兴趣走一趟陕甘?”李清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,只是没想到,来的如此迫切。

  “陛下,臣自然是没问题的,只是……。”李清欲言又止,承辉帝摇摇头:“朕也不想的,手边就几个能信得过能办事的大臣,外面事情不断,不得不派出去。”

  李清明白了,陕甘的事情小不了。甚至迫不及待的先把吴玉辉弄回来,而不是等继任者到了再说。想到这里,李清的心情沉重了起来,面露思索之色。

 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看着他,李清回魂后赶紧道歉:“臣走神了。”

  “想做事才会走神,朕能理解。陕甘贫瘠,民生艰难,卿去之后,一定要稳住局面。不可生出乱子来。朕知道急了点,但不急不行,国家如此,朕心甚忧。”

 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了,李清不再纠结,起身长揖:“臣领命!”

  “你与张卿一般,皆以阁臣之名领总督之职。”

  李清听了一愣,想问又不好开口时,承辉帝主动道:“湖广总督之职,朕思之再三,还是让张卿再辛苦三年。”

  李清却听出了新的意思,这是让张廷恩跳出京城这个漩涡,在外休息三年呢。

  这时候裘世安进来了,捧着一份名单放在桌上,承辉帝指了指:“看看,内阁总是要补员的,你觉得谁合适继任礼部之事?”

  李清扫了一眼,立刻有了定数:“户部侍郎钱尔巽名门之后,才学与能力皆可胜任。”

  更重要的一点,钱尔巽同为青云系,又是一个学派的。说到底,当下的朝廷里,主要力量还是以王阳明学位为尊的一帮人,这帮人又分了好多个派系。青云系是个大杂烩,什么学派的都有,总之关系乱的很,同朝为官,拐几个弯就能拉上关系。

  单就心学一脉而言,最大一派还是梁道远为首的江浙系。主要人员来自江南、浙江两省。

 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看一眼李清,点点头,拿起朱笔画了个圈儿,千万别打钩,皇帝打钩,那不是啥好事。

  离开乾清宫,李清有点恍惚,当今陛下性子急不急的放一边。吴玉辉真是有取死之道。被就是方党余孽,陛下很可能盯着他很久了,要用他的案子,掀起清洗方党的案子。

  方白衣出身两江,如今孙化贞在两江掀起的大案,承辉帝不认定方白衣为罪魁祸首,那都是咄咄怪事了。就看方白衣识趣不识趣了,要是再多废话,这次在劫难逃了。

  承辉帝非常大方,还给了一个巡抚的推荐位。梁道远一旦看见了登上首辅位子的机会,一定会竭力配合的。李清在陕省巡抚的人选上,想到了资历足够的林老夫子。

  老先生现年六十,早年从御史干起,后来干到工部侍郎,后来也是受了李清的牵连才下的岗。如今安心在书院教书,但李清却想拉上他一起去陕甘。

  原因无他,实在是那边太烂了。估计这案子,怎么也要抓个十几个四品以上。

  别的位子还好,巡抚一职太过重要,不能让别人站着给自己添堵。

  下值后,李清换一身便衣,带个长随出门,找到书院的时候,看一眼门房换了个人,一种物是人非的情绪涌上心头。柳老头,如今安否。说出来恐怕没人相信,李清判断,福利来牙行失踪人口,多半是柳老头带人做的。埋的那,他一准门清。

  柳老头手底下,至少有三百杀才,这帮人对他惟命是从,谁说话都不好使那种。

  李清对于这个老头,多少有点担忧,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下,不然就龙禁尉那帮废物,打起来真就不是人家的对手。除非你有枪有炮,关键这枪炮可不敢配给龙禁尉,距离皇帝太近了,抬手就是一枪。

  步入书院,迎面看见一群学生笑闹,信步往里走,不是没人认得他,而是认得他的人低头躲着,绕着角落走的。李清是谁啊,干过山长的,等于是教导主任的顶头上司,一眼就看见了方少白。这厮不是开除了么?怎么又回来了?

  压下念头,找到林老夫子,李清开门见山,提出要求他起复:“您名声好,资历够,正好又极度缺可信的人手,辛苦您出山帮个忙。”

  轮资历,林老夫子在李清之上,只不过他下岗后,安心教书十余年,真是无欲无求那种。在士林之中,名望极佳。

  “你还能做吏部的主啊?”林老夫子开玩笑反问一句,实则是没想法,好好的书院呆着多舒服,千山万水的去陕西,没准还要被丢到甘肃,累的慌。

  “陛下有心刷新吏治,为人臣者,岂敢偷懒?”李清大帽子丢过来,林老夫子嗤的一声冷笑:“官迷多了,你找别人,我可不想晚节不保。”

  “晚节不保是吧?那行,我就问问你,方少白为何在书院?”李清揪住痛处打人。

  林老头顿时无语,这活除了他,没人敢干。得罪不起李清和贾琏,知道么。

  “起复就起复,伱盯着一个孩子作甚?”林老夫子开始耍赖了。

  李清目的达到,不再追杀。约好了一起去面君的时间后,李清离开书院。

  过年是大事不假,但是对于贾雨村而言,哪里过年不是过呢?

  现在治安好转,路上辛苦一点,赶一赶,年前还是你能赶到襄阳的。想必,那会贾琏也应该在襄阳,陪着老师过年。

  这一路上贾雨村就带了两个随从,行李都没怎么带,骑马南下。沿途住驿站,每日换马赶路。大腿内侧都磨出血泡了,贾雨村也不敢停下休息。能在襄阳府与贾琏一起过年,还能搭上一个张廷恩,这买卖赚大了,这点苦算个什么?

  腊月二十九这天,贾雨村总算是进了襄阳城。只能说运气不错,没病没灾。

  进城问清楚路之后,贾雨村来到了襄阳府衙,通报之后,里面很快出来的人正是贾琏。

  “雨村兄,怎么走路都不利索了?”贾琏大为震惊,这厮多亏穿的宽大,真要是现代的裤子,按走路就是一个卓别林了。

  “唉,腊月十六接的令,出任郧阳知府,紧赶慢赶的,想着年前能到。”

  贾琏明白了,笑问:“就带两随从,你这知府可不好干。”说着话,让他入内。

  “已经给几个好友去信,让他们赶往郧阳。师爷只能用自己人,本地人不敢信。”

  做官带着师爷,这属于常态了。刑名师爷,钱粮师爷等等。

  好些个读书人,眼看科举无望,连个举人都当不成,又或者长期待缺,不如找个大佬做师爷,混几年的时间,能不缺做个县丞也是好的。

  “他们几个可有功名?”贾琏不是随口一问,而是有心之言。要用人,那就用自己人咯。

  龙禁尉八百里加急,前天到的,张廷恩接任湖广总督,那不得尽量多安插自己人,不这么干是傻子。贾雨村也算自己人了,还是成熟版本的,好用。

  “只有秀才功名,不过都捐了官。”贾雨村心头狠狠一跳,这事情还有惊喜。

  “名单拿来,我去跟老师讲,让他举荐。郧阳府这一亩三分地,今后必须是咱说了算。”

  “雨村替几位仁兄谢过小公爷。”

  几步路的功夫,肮脏的交易达成了。

  张廷恩心情不错,接任湖广总督这活,他是愿意干的。原因无他,京城的水太浑了。

  陛下体恤之恩,张廷恩得记着。只是为难陛下在京,手边没有冲锋陷阵的人了。

  不过看见贾琏和贾雨村进来时,张廷恩顿时心情好转了,这劣徒在京呢。

  “贾雨村叩见张相!”贾雨村又要大礼,被贾琏拦住道:“差不多就行了,老师不看这个。”

  贾雨村还是结结实实的一个长揖才作罢。

  “来之前,可曾面君?”张廷恩也就是随口一问,并没有太过在意。

  “下官哪有那个福分,只是见了梁相一面。从他那知道,能来是陛下恩准的,承的是小公爷的情。”贾雨村赶紧说明情况,贾琏听了赶紧道:“陛下栽培,个人努力,与我无关。”

  张廷恩斜他一眼道:“没礼数,轮到你说话了么?”

  贾琏当着没听到批评,反问一句:“您这总督一做,户部尚书的位子,没法遥领了。不如干脆一点,自己给辞掉,免得授人话柄。”

  张廷恩瞪眼道:“我是怕人闲话的人么?”

  师徒二人的抬杠,看傻了贾雨村,心道:这才是自己人啊,心腹啊。

  给眼前这位小公爷当心腹,不丢人!

  “您啊,年过了我就走,给您留五十个人护着,不然就您的毛病,一准要走遍两省各县,沿途多有危险,用别人我不放心。”

  张廷恩沉默了一下才开口辩解:“湖南还是好的,问题不多。”

  “呵呵,您是没见过湖南本地的土蛮。改土归流这么多年,地方上任何事情都得商量着来。做官的给地方士绅打工呢。”贾琏开口喷,自然没好话。

  “胡说八道,湘西那个地方,素来贫苦,能有多少油水?能把税收上来,就是合格的官员。”张廷恩是真的懂行,说出来的都是中地之语。

  安排贾雨村休息后,师徒二人对坐时,张廷恩语重心长道:“不要等年后了,过了初三你就走。京城那个地方,关键时刻没个绝对可信的人,我不放心。”

  “咋地,还能刺王杀驾呢?”贾琏随口狡辩,却看见张廷恩一脸的严肃,顿时心头一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0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0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